《大学计算机基础》过程性课程考核方案及评分标准旨在提高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以科学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该方案强调过程考核、寻常考核与终结考核的结合,以达到以考促学的目标。
过程考核占据总成绩的30%,它在每个教学板块结束后实施,对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实时检测学生在各个知识点上的理解程度,如打字技巧、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Word文档编辑、Excel电子表格操作以及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等方面。通过板块考核,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技能提升。
寻常考核占总成绩的20%,关注的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等多方面。这不仅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考察了他们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终结考核占据了最大的比重,为50%。期末考试由《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组的所有教师统一命题,并建立题库进行随机抽题的上机考试。考试内容紧密围绕教学大纲,确保难度适中,题量合理。这既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也是对他们整个学期学习成果的总结。
总成绩的计算方法是将各部分得分按权重相加,其中打字、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各占30分,分别占比1/5。这表明课程设计者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均衡发展,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
该考核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在计算机基础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样的考核模式,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巩固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