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有效融合的策略——以农村小
学为例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其中之一。对小学生而言,体
育活动应当成为学生在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化解文化课学习和考试压力的重要举措。对
传统体育课而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好处在于时空相对自由,在组织实施的时候有着更大的空间。由
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显著的体育属性,因此在具体组织实施的时候,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应当
是有机联系、有效融合的。
这一点对农村小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农村小学生的很多体育活动都与农村生活存在一定的联系,
这种联系决定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具有一定的融合关系,而当这一关系在具体的体育学习与活
动中体现出来时,又可以成为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的动力。下面就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有
效融合的相关策略,谈谈笔者的研究与思考。
一、基于运动内容,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的
有效融合
众所周知,大课间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人人参与、全校上下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1]体育课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班级或选项班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
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凸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基础知识、技能、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促进
身体健康为目的必修课。[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出现之前,农村小学体育课堂上除了出现课程标准和教
材所设计的相关内容之外,还会出现与农村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内容——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
育教师的教学认识与选择。笔者所在的农村具有朴实的风气,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内
容,笔者常常将这些内容引入体育课堂中,这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还能够拉近体育与
生活之间的距离。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出现之后,最初的设计是让学生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如
做广播体操或者跑操等。后来发现这样设计存在一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内容过于单一。当笔者将思
考的目光投向体育课的时候,直觉让笔者意识到这完全属于体育课的内容,并不适宜在大课间时间出
现。
例如,笔者注意到农村小学生经常在课余尤其是在周末,借助物质成本很低、可以信手拈来的方
式开展游戏。那么在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些内容吸纳到课程设计的范畴里来。事
实证明这样的努力完全是可行的,是可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学生的兴趣也能够被有效激发,
从而使得大课间活动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而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形成的体育参与兴趣,可以
有效迁移到体育课堂上,这也就保证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与体育课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