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博弈与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起源于早期的人工智能实践。下棋软件的开发旨在模拟人脑思维,通过掌握下棋策略来探索人类智能的本质。从60年代的“跳棋机”到1997年的“深蓝”,计算机下棋程序在与人类的对弈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这些程序主要依赖于搜索算法,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智能。
计算机在下棋时采用的是穷举法,即通过构建“博弈树”,比较所有可能的走法,并选择最优解。然而,这种方法在处理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和围棋这样复杂度极高的游戏时面临挑战。例如,围棋的变化数量远超其他两种棋类,使得计算机无法全面计算所有可能性,只能在有限的步骤内进行局部优化。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能够与顶级职业选手相抗衡,而围棋的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围棋棋盘更大、步数更多,导致计算量巨大。此外,围棋的胜负判断更为模糊,如厚势与薄味、要子和废子的评估难以量化,更依赖于全局判断,这是计算机当前难以实现的。
在象棋中,计算占据主导地位,棋子的价值可以通过数学方式量化,从而允许计算机通过精确计算来弥补判断的不足。而在围棋中,计算并非全部,尤其是在序盘阶段,对全局形势的洞察和判断更为关键,而这一点恰恰是计算机的短板。
尽管计算机性能不断提升,但解决围棋的复杂性仍然面临挑战。一方面,现有的技术尚无法满足围棋所需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围棋的动态价值判断和复杂的战略决策使得单纯依赖搜索算法的方法效果有限。因此,计算机围棋的进步需要在算法设计、模式识别和全局理解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更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围棋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可能会结合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等技术,以提高计算机在围棋博弈中的智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