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关键的传感器技术,它利用激光脉冲进行精确的距离测量,为各种应用提供三维深度信息,被誉为“机器人的眼睛”。随着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经历了从单点到单线扫描,再到多线扫描,固态式和FMCW(频率调制连续波)等不同形态的演变,逐渐向芯片化和阵列化方向发展。这一技术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智能交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对自动驾驶的政策支持对全球激光雷达产业产生了积极影响。据沙利文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135.4亿美元,而中国市场的规模将达43.1亿美元,两者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64.5%和63.1%,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激光雷达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核心元器件到下游应用的各个环节。上游主要包括激光发射、接收、扫描系统和信息处理四大组成部分,涉及激光器、扫描器、光电探测器和接收器IC等关键元件。当前,这些核心技术大多由欧美企业主导,但中国本土企业正逐步在上游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在扫描系统、激光器和光电接收器等方面。
中游环节,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车载和物流运输领域。车用激光雷达供应商如Velodyne LiDAR、Valeo、Ibeo和Continental等在全球市场上竞争激烈,而物流运输领域的SICK、Hokuyo、OMRON和Velodyne LiDAR等公司则在推动行业的发展。
下游应用包括无人驾驶、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服务机器人和车联网等行业。激光雷达因其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特性,对于实现自动驾驶至关重要。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电气化、共享化、网联化、智能化)的推进,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被认为是L3级以上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传感器。
在竞争格局方面,激光雷达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国际巨头,也有新兴的创新企业。中国公司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方面努力追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也面临着供应链中如芯片等关键元件的国产化挑战。
激光雷达产业链是一个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领域,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宽,激光雷达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