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划分准则》是中国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标准,它为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了安全保护能力的分级指导。标准中提出了五个级别的安全保护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以逐步增强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
一级保护是“用户自主保护级”,主要通过隔离用户和数据,让用户具备基本的安全保护能力。这一级的系统会实施自主访问控制,要求用户身份鉴别,以及确保数据完整性。自主访问控制允许用户控制对其个人数据的访问,防止非授权访问;身份鉴别在系统启动时进行,通过口令等方式验证用户身份;数据完整性策略则用来防止敏感信息被非法修改或破坏。
二级保护是“系统审计保护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细粒度的自主访问控制、更严格的身份鉴别、客体重用控制以及审计功能。这一级不仅强化了访问控制,防止权限扩散,还通过审计追踪记录用户的操作,以确保用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防止信息泄露。
三级至五级的安全保护等级依次递增,涉及到安全标记保护、结构化保护和访问验证保护。这些高级别的保护通常涉及到强制访问控制、安全策略的执行、隐蔽信道的检测和防范、访问监控器等更复杂的机制,旨在保护关键信息资源,防止高级威胁。
标准中还引用了GB/T5271数据处理词汇,用于定义相关的术语,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客体、主体、敏感标记等,为理解标准提供了清晰的概念框架。
总体而言,这个标准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指南,有助于组织和企业根据自身的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保护等级,并实施相应级别的安全控制措施,从而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使用、设计或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人员来说,理解和遵循这个标准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满足法规要求,降低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