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的标题揭示了本次实验的核心内容是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旨在了解蜡烛在不同阶段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由晨曦及其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发生在2010年4月26日,针对的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实验首先在未点燃的状态下观察蜡烛,发现蜡烛呈现白色,形态为固体,呈圆柱状,硬度较软,且无气味。将蜡烛切块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证明其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
点燃蜡烛后,实验者注意到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亮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暗。通过将火柴梗平放于火焰中,发现两端变黑,中间部分无明显变化,这表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当分别在火焰上罩上干燥和澄清石灰水湿润内壁的玻璃杯时,发现前者内壁出现水雾,后者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形成白色沉淀。这些现象表明蜡烛燃烧产生的主要产物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在蜡烛熄灭后,观察到有白烟产生。当用燃着的火柴接近白烟时,蜡烛可以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是固态石蜡微粒,由燃烧过程中熔化的石蜡蒸发、再凝结而形成。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知识点:
1. 蜡烛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和密度。在常温下,蜡烛为白色固体,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
2.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适合加热的区域为外焰。
3.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这一结论基于火焰上玻璃杯内壁的现象以及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4. 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由固态石蜡微粒组成,这些微粒是石蜡燃烧过程中液化并再次凝固的结果,可作为引燃新火焰的媒介。
这次实验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蜡烛的物理特性和燃烧原理,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是科学教育中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