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生产制造革命主要聚焦在其最新的4680电池技术和CTC(Cell to Chassis,电芯到车架)集成技术上。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变革有望重塑整个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结构。
CTC技术是特斯拉在电池系统集成化上的重大突破,它直接将电芯整合到底盘之中,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减少了车辆的总体重量,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这种方式,特斯拉不仅能够优化车辆的内部空间,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续航里程。2021年10月,特斯拉公开了其CTC方案,预示着这一技术即将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特斯拉在电池系统集成化上的领先地位始于2017年,当时Model 3首次采用了大模组方案,引领了行业的CTP(Cell to Pack,电芯到包)技术潮流。随后,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等企业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CTP方案,表明了行业对结构创新的追求,以提升电池性能和降低成本。
特斯拉的CTC技术将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角色分配。具有技术优势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将掌握更多的CTC主导权,而专注于自动驾驶和科技出行服务的轻资产OEM可能会选择与第三方合作进行CTC开发。在第三方主导的CTC开发场景中,电池企业和底盘供应商将形成竞争与合作关系,底盘供应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产业机遇。
特斯拉的CTC技术将为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特斯拉产能的不断提升,如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动态可能已达65万辆,预计2021年全球销量将达到91万辆,年化增长率为40-50%。这一快速增长为CTC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市场基础,产业链中的底盘系统集成、电池系统、热管理和线控等领域的供应商都将受益。例如,掌握底盘零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技术的供应商,既有可能独立开发CTC,也可能参与到整车厂商或电池厂商主导的CTC研发中。电池厂商则凭借其电芯技术优势,积极探索CTC的独立开发。
此外,CTC技术将提高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技术难度,这将推动国内供应商加速技术升级,实现国产替代。预计到2030年,包含和不包含电池的CTC系统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8500亿元和3900亿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的公司包括比亚迪、拓普集团、华域汽车、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和三花智控等,这些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有望从特斯拉的生产制造革命中获得显著的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