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域边疆早行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壮丽而又苍凉的边塞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诗的首句“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以清晨的笛声和冰冷的马蹄声为引子,勾起了诗人浓厚的思乡情绪。秋冰象征着边疆的严寒环境,马蹄声则暗示了行军的急促,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离家远行的紧迫感。接着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通过“一身”与“万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接下来的“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揭示了边疆生活的战争频繁,反映了诗人对长期战事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是诗人心灵深处的呼唤,故山是诗人对家乡的象征,清溪则是他梦境中故乡的美好景象。最后一句“昨日梦”与“晓笛”相呼应,表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并非无端,而是由内心深处的情感触发。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天宝九载(749年),当时岑参担任右威卫录事参军,身负边关重任。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边塞风味和深情的怀乡情感,展示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风格,既有壮志豪情,又有深沉的乡愁,形成了一种既豪放又婉约的艺术风格。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高光复对岑参的评价是,其诗虽有哀怨之音,却风骨尚存,具有阮籍诗的风格,但更显婉转而不冶媚,秀丽而不绮靡,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艺术魅力。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是一首以个人经历反映时代背景的诗作,展现了唐朝边疆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同时体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