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知识点解析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文化背景与思辨性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中国文化中的思辨性特质及其对古代文论的影响。作者指出中国文化虽然侧重于诗性言说,但同时也具备强烈的思辨性特征。这一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的辩士们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辩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2. 思辨性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 **理性基因**: 诸子百家的思辨不仅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还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之一。这种理性基因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士子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 **处世态度**: 古代文人士子普遍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为文学应当用于治国平天下,展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担当精神**: 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古代文人往往敢于站出来发声,即便这意味着可能要与人争论不休。
**3. 断辞之美与逻辑推理**
- **断辞之美**: 断辞之美是指通过清晰、有力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使听者或读者能够明确理解并接受。这种表达方式在诸子百家的论辩中尤为常见。
- **逻辑推理**: 诸子论辩中重视逻辑推理和论辩技巧,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来说服对方,展示出一种逻辑上的美感。
**4. 对后世的影响**
- **文学作品**: 例如《文心雕龙》等古代文论作品中体现出了深刻的思辨性和理性思考。
- **文论发展**: 后世的诗话、词话、曲话等文学评论形式中也能找到思辨性的痕迹,这些作品通过对诗歌等艺术形式的深入分析,展现了作者的批判思维和理论素养。
**5. 论证方法**
- **引用名家观点**: 文章通过引用刘勰、刘熙载、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来支持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案例分析**: 比如对《文心雕龙》的评析,通过具体例子展示了思辨性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应用。
**6. 结论**
-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中国文化在强调感性美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理性思辨的重要性。
- **传承与发展**: 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 分析题目
#### 1. 原文理解分析
- **选项A**: 不准确,原文并未提及西方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比较时强调理性的思辨,而是指出中国文化中既有诗性也有思辨性。
- **选项B**: 正确,文中明确提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思辨最浓厚的时期。
- **选项C**: 正确,描述了思辨性语言的特点及其给人带来的美感。
- **选项D**: 正确,提到了刘勰及其著作《文心雕龙》中的思辨性特点。
#### 2. 论证分析
- **选项A**: 正确,文章主要围绕“诸子”、“思辨”、“影响”三个关键词展开。
- **选项B**: 错误,文章并没有先总说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的影响,而是从历史背景入手逐步展开论述。
- **选项C**: 正确,文章通过历史发展的视角展现了诸子思辨对中国文化及文论的长远影响。
- **选项D**: 正确,文章确实通过引用名家的观点来阐释“断辞之美”。
#### 3. 推断结论
- **选项A**: 正确,诸子百家的思辨确实为中国文化注入了重要的理性基因。
- **选项B**: 正确,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子为了实现理想不惜与人辩论的态度。
- **选项C**: 不完全正确,虽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是呈现断辞之美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这并非唯一的条件。
- **选项D**: 正确,历代文论中对诗词曲赋的深度解读确实可以被视为一种思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