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教学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编写代码,更重要的是通过编程知识的传授,训练学生利用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个人是非常关键的。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创新能力以及在事业上的成就。钱学森曾提出发展思维科学的两个效果:一是指导或促进人工智能的研究,二是充分发挥人脑的潜能。这表明,思维能力不仅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对个人智力潜能的开发起到关键作用。
计算机作为模拟人类思维的产品,其诞生就继承了人类的思维特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思维去思考问题。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来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除了教授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C语言编程技能外,还应该包括如何用计算机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自己专业上,认为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与未来的职业发展关系不大,从而缺乏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授课方式相对保守,过分注重语法细节而忽视了算法思想的传授,导致学生即使理解了语法,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讲授理论知识时,通过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抽象、分析和解决。比如,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来实现,如使用数组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队列,实现排序、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功能。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如售票窗口的排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组来模拟队列的插入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供新元素的插入,这要求学生在理解数组存储特性的基础上,学会编写相关的程序代码。
教师在课堂理论讲解环节中,应设计合理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语言编程知识,同时,还能训练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性课程,它还是一门能够有效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课程。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出更强大的思维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