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在计算机专业中教授C语言课程是计算机编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语言作为一种经典且流行的编程语言,不仅在计算机专业领域被广泛使用,而且在非计算机专业领域也被作为基础编程语言进行教学。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中职教育环境中教授C语言课程,包括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C语言、培养学习兴趣、设置合理教学目标、以及树立正确学习理念等几个方面。
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C语言的性质、功能和应用范围。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它既有高级语言的特性,比如丰富的数据类型、结构化控制结构等,又具备低级语言的一些特点,如对硬件的直接控制能力、使用指针等。它的移植性强,通用性好,能够用于编写系统级软件到应用软件。在教学时,需要利用学生能够接触和理解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概念,例如,用铅笔画直线的方式来解释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思想,以及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C语言代码比例的例子来说明C语言的通用性。
兴趣是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关键,尤其是在中职学生中。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编程基础,所以在讲授理论之前,先通过展示一些实用的C语言编写程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演示一个简单的音乐播放器或计算器程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C语言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第三,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明确培养方向是重要的教学策略。C语言的教学目标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必追求使学生立即成为C语言高手,而是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通过学习C语言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学目标还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算法为核心,语言为工具”的编程理念。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是编程的核心,而编程语言则是实现算法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适合的算法并进行编程实践。
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的硬件条件和“机器思维”,并能够利用机器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补码概念时,应当鼓励学生超越简单的记忆口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工作原理,并能够在实际编程中灵活运用。
中职C语言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学生对语言特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编程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会C语言,而且能够在学习其他编程语言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培养出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