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究》这篇论文探讨了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如何有效地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以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掌握程度。文章首先指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与教学的难点,然后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和策略。
文章强调了培养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文章提出了三种激发兴趣的方式:
1. 正确引导:需要向学生明确C语言课程的重要性,并纠正学生对于计算机语言学习的错误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 丰富例子:采用联想和案例教学法,用丰富有趣的实际例子代替枯燥的教条,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实践中的自信心: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消除对C语言的恐惧。
接着,文章介绍了两种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四步”教学法包含四个步骤:
1. 导入: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水平,通过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示范:向学生清楚地讲解新知识点的应用机理,并通过示范操作步骤使学生了解操作过程。
3. 模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模仿练习,通过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
4. 总结练习:教师归纳总结,对重点和难点进行重复讲解,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则侧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调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该方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布置任务: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即将完成的任务目标。
2. 程序设计:学生根据要求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包括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
3. 巡示与记录:教师在学生编程过程中巡示,记录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
4. 评价与讲解: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并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鼓励学生注意并总结。
5. 学生讲解思路:学生讲解自己编写程序的方法和思路,教师给予鼓励和补充。
6. 再次实践:基于前次实践的经验和知识,学生再次进行程序设计,提升自身能力。
文章最后强调了上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C语言课程实践性极强,通过上机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对程序编写正确性和合理性的判断,同时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文章建议在课程后期安排综合训练,通过实训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相应的程序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最终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文章中提到的具体教学实例,如统计学生的C语言成绩的实训题目,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强化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的角色,也从传统的“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这对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