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编程的教学语言,其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关键内容。教学设计研究探讨了如何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有效的C语言教学,尤其是在循环结构这一教学难点上。本研究总结了学生学习循环结构的心理思维规律,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双主体教学模式,采用了项目实例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循环结构允许重复执行程序段,直到满足特定条件为止,它是复杂程序中的基本构造单元。循环结构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等,它们是C语言中几乎所有实用程序不可或缺的部分。掌握循环结构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深入理解编程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循环的逻辑,避免因抽象概念和复杂性导致的挫败感。
针对C语言公共课的教学,研究发现存在传统教学方法不适应现代学生学习需求、教与学比例不合理以及上机实作课时不足等问题。传统教学方法虽然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却可能抑制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兴趣,缺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此外,C语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分配不当也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了“双主体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通过引入互动概念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实施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开发智力,形成能力。教学中应重视项目实例、问题驱动和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
研究还指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C语言时,往往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心理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同时,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在实践环节中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循环结构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计研究强调了C语言循环结构的重要性,提出了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不仅适用于C语言教学,还对计算机其他科目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循环结构,为后续的编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