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C语言教学研究,主要涉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传统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C语言作为一门基础且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在高校中的地位非常显著。然而,由于C语言具有数据类型和运算符种类繁多、指针复杂变化等特点,初学者在学习时会感到困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应运而生,为传统的C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
1. C语言教学目标及实践性
C语言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理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的训练,突出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C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它不仅适用于系统软件的编写,而且能够很好地与硬件及高端应用结合,清晰解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因此,C语言作为编程教学语言具有很高的价值。
2. C语言教学中的问题
尽管C语言很重要,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困惑和缺乏兴趣。这主要是由于C语言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加之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差,难以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此外,C语言课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要求很高,一旦学生在某个环节上理解不足,就会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加上当前大学生的自制力普遍较弱,容易在课后沉迷于手机等娱乐活动,从而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
3.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对C语言教学进行改革。通过结合移动应用、微课视频等工具,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在课后能够通过观看视频来自主学习。同时,采用微作业的形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和考核,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微课视频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回顾和深入理解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尤其是那些难度较大的概念。而微作业则是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它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
4. 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效果
实际上,这种结合互联网的C语言教学模式已经在部分高校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于复杂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容易,他们逐渐能够学会如何用计算机语言去解决问题。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改进,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工具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C语言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而是变得更为灵活和高效。学生不仅能够理解C语言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从而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而言,互联网+时代的C语言教学研究,不仅要关注技术手段的革新,更要着眼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C语言教学中,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使得C语言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编程语言,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