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高校理工科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形成程序设计思想、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C语言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枯燥性,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
文章指出,C语言教学中存在三大主要问题。教学内容抽象和枯燥,由于教师提供的实例与实际问题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难以跟随老师的思路,从而无法真正理解C语言基本语法的实质。过分强调语法学习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未能将语法知识融会贯通,失去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实践中难以获得成就感,因为实验内容缺乏连贯性,学生不能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验课变成了简单的代码验证,而非程序设计思想和调试方法的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改进措施。教学内容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进行调整,遵循“够用为原则”,简化一些不实用或影响程序可移植性的内容,如不同编译器下参数求值顺序的不同,应提前告知学生并建议避免使用。在讲解时,不必过分深入细节,如对`i++`和`++i`的差异不必过分纠结,而应将重点放在程序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教师应多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文章强调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重要性。C语言教学不仅仅是语法的教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这需要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知识支撑。算法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典型的算法如最值法、排序法、穷举法和递归算法,教师应通过流程图和单步运行模式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运行和变量值的变化。
此外,文章还提出,教师应将常用的标准化函数介绍给学生,但无需详细讲解具体参数,鼓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书籍和帮助文档。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来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重点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