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和产业不断变革的背景下,“新工科”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对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尤其强调了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C语言作为一种基础且重要的编程语言,在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报告着重探讨了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需要明确什么是“新工科”。新工科是指面向未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需求的工程科技教育。与传统工科教育相比,新工科更加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新工科的提出,是对于“互联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也符合了当前技术与产业变革趋势下的新要求。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编程语言的掌握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学生的被动性较强,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了“MOOC+微课+OJ+实体”的线上线下交叉融合教学模式。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MOOC(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利用互联网的广泛覆盖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微课则是通过录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传授关键知识点,便于学生重复学习和巩固。OJ即在线判题系统,它能够即时反馈学生提交的代码运行结果,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实体课程即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用于讲解理论知识、进行答疑、开展项目讨论等。 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展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线上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学习更为灵活和便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时间。 2. 实体课程中的师生互动、同伴合作以及教师的个性化指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在线判题系统可以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快速定位问题并加以修正,加速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内化。 4. 教学模式的改革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习效果。 当然,要想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有相应的硬件支持、平台建设、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除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之外,教育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更新,与时俱进地加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知识,以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需求。 面向“新工科”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表明,线上线下交叉融合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编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改革对于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技术与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C语言教学模式将继续向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 粉丝: 133
- 资源: 23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