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为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而实施的一种策略。该体系基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旨在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对该实施方案核心内容的详细解读:
1. **风险与隐患的定义**:
- 风险(risk):指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导致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的组合。风险由可能性和严重性两个维度构成。
- 风险分级:通过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
- 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的级别、管控资源、管控能力以及措施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不同级别的管理方式。
- 危险(danger):当系统的某个部分可能导致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可接受程度时,即为危险。
- 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具有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危险源。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或重大社会影响的特定工程。
2. **方案适用范围**:
- 适用于集团公司在山东省内进行生产安全管理活动时的风险分级管控。
3. **引用标准**:
- 本方案参照了多个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如GB/T23694、GB/T24353、GB/T27921等,以及山东省的DB37/T2882和DB37/T2883系列标准。
4. **基本要求**:
- 总体要求:建立精准、动态的风险管控体系,全面评估安全风险,落实管控责任,控制重大风险,根据风险等级采取预防和应急措施。
- 目标: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降低安全风险,防止事故。
- 原则:全员参与、分级管控,自主建设并持续改进,系统规范,注重实效,强化过程管理和责任落实。
5. **实施步骤**:
- 辨识危险源: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源。
- 风险评估:对危险源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 风险控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控制措施,优先处理高风险问题。
- 动态管理:定期复查风险,随着工程进展调整管控措施。
- 安全技术交底: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书面记录。
通过这一体系的实施,企业可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实现风险的差异化管理,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这也符合国家和地方对于安全生产的法规要求,有助于企业在合规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安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