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编程应用基础知识点】
1. Visual Basi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允许开发者创建交互式的图形用户界面。对象是VB编程的核心概念,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2. Visual Basic主要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程序。VB6.0支持Windows98、Windows2000和Windows NT等操作系统,但不支持UNIX平台。
3. VB的突出特点是事件驱动编程机制,这意味着程序的执行由用户的交互或系统发生的事件触发,而不是按照预设的顺序执行。
4. VB有多个版本,包括学习版、专业版和企业版,功能从简单到复杂递增,通常推荐初学者使用学习版,而更复杂的项目可能需要专业版或企业版。
5. 启动VB的常规方式包括从“开始”菜单、双击VB图标或工程/窗体文件,但不推荐双击需要打开的窗体文件,因为这可能会直接运行程序而不是进入开发环境。
6. 属性窗口是VB中用于查看和修改对象属性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视图”菜单、F4键或工具栏按钮打开,但Ctrl+T不是打开属性窗口的快捷键。
7. 立即窗口(Immediate Window)常用于调试,可以通过Ctrl+G快捷键打开,用于显示表达式的结果或执行临时代码。
8. 窗体设计器用于构建用户界面,开发者可以通过它模拟屏幕布局,调整窗体和控件的位置。
9. ActiveX控件是VB中的一种组件,其文件扩展名为.Ocx,可以添加到工具箱中供开发者使用。
10. 对象的数据部分称为属性,对象的行为(如用户交互)称为事件,而对象能够执行的操作称为方法。封装则是将数据和相关操作结合在一起的面向对象概念。
11. VB采用事件驱动编程,当用户与对象交互时(如双击对象),VB会跳转到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代码窗口。
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对象可以拥有可修改的属性,允许开发者根据需要调整对象的状态。
13. VB中用于续行的符号是"_",它使得一行代码可以在下一行继续。
14. Watch窗口用于在调试时观察变量和对象成员的值,Local窗口则显示当前作用域内的变量值。
15. VB是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型,而不是面向过程的。
16. 在VB中,属性可以在属性窗口中设置,也可以在程序代码中动态设置,但不是所有属性都可以在任何时刻设置,有些属性在特定条件下不可见或不可修改。
17.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通常采用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的方法,即D.面向对象、事件驱动。
18. 事件是对象能够识别和响应的动作,如Click、MouseMove等,VB预先定义了这些事件并提供相应的事件过程名,但事件处理的代码需要用户编写。
19. 工具箱包含多种控件,但用户可以通过添加ActiveX控件自定义工具箱,因此A和D选项不完全正确,B选项是错误的,因为VB是面向对象的语言。
20. 方法是对象能够执行的操作,与属性不同,属性是对象的状态或特征。
21. 构成对象的三要素是属性、方法和事件。属性定义对象的状态,方法定义对象的行为,事件则是对象对外界交互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