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启动地址的一点总结[定义].pdf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内核启动地址的理解】 内核启动地址是操作系统加载并执行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系统启动流程、内存管理和硬件初始化等多个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特别是针对ARM架构,以及其中涉及的几个关键地址:ZTEXTADDR、ZRELADDR和TEXTADDR。 我们来看zImage的生成流程: 1. **vmlinux文件**:由arch/arm/kernel/vmlinux.ld生成,包含了完整的内核代码、调试信息和符号表,大约4.3M大小。 2. **Image文件**:移除vmlinux中的调试信息、注释和符号表,生成未经压缩的内核,大小约为3.2M。 3. **piggy.gz**:使用gzip -9压缩arch/arm/boot/Image生成,压缩后的大小为1.55M。 4. **piggy.o**:编译arch/arm/boot/compressed/piggy.S,将piggy.gz包含到piggy.o中。 5. **/compressed/vmlinux**:通过arch/arm/boot/compressed/vmlinux.lds链接head.o、piggy.o和misc.o,生成一个带有自解压代码的压缩内核,大小约1.5M。 6. **/compressed/zImage**:将/compressed/vmlinux进一步处理,去除调试信息等,生成zImage,大小约1.5M,用于实际的系统启动。 接着,我们关注几个关键地址: 1. **ZTEXTADDR**:解压代码运行的起始地址,可以是物理地址,如ROM或支持读写的Flash。在配置文件中,如果CONFIG_ZBOOT_ROM设为y,则ZTEXTADDR等于CONFIG_ZBOOT_ROM_TEXT,否则默认为0。在解压代码运行于RAM的情况下,不需要设定ZTEXTADDR,但在ROM或Flash启动时,需要设定以确保正确解压。 2. **ZRELADDR**:内核启动在RAM中的地址,压缩内核映像解压后将在此处执行。这是一个物理地址,通常与TEXTADDR相对应。 3. **TEXTADDR**:内核启动的虚拟地址,对应ZRELADDR,通常是RAM的第一个bank的虚拟地址加上0x8000。在LPC3141的配置中,如果ZTEXTADDR未设定,那么内核会从RAM的起始位置开始执行。 在arch/arm/boot/compressed/Makefile中,根据CONFIG_ZBOOT_ROM的设置来决定是否设定ZTEXTADDR,这是因为解压缩代码如果是从RAM运行,不需要特定的物理地址,而直接从ROM或Flash运行则需要。 在理解这些地址时,需要知道Linux内核的启动流程通常包括:加载解压代码到内存,解压内核到预定的ZRELADDR,然后跳转到解压后的内核入口点(即TEXTADDR)开始执行。这个过程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逻辑保持一致。 内核启动地址的选择和设定对于确保内核正确加载和运行至关重要。在ARM架构下,通过zImage的生成过程和特定的地址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内核如何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加载到RAM,并开始执行,从而驱动整个系统的运行。这个过程涉及到底层硬件、内存管理、编译链接等多个层面的综合知识。
- 粉丝: 1
- 资源: 14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