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详解】
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家**:
- "白板说"是由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通过经验和教育获得的。
2.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 教育的领导权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这反映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紧密联系,教育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3. **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 "因材施教"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
4. **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态度以及行为表现有显著影响。
5. **课程编制的核心**:
- 在课程编制过程中,确定课程目标是最关键的准则,它指导着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6.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是以教师的语言为主,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价值观的教学方式。
7. **测验的质量指标**:
- 测验的信度是指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是评估测试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8. **教育的目标**:
- 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实现。
9. **实践经验在课程中的地位**:
- 美国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和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均反映了直接经验在课程中的重要性,它强调实践操作和体验式学习。
10. **教师职业的角色特征**:
- 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体现在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还有可能扮演其他多种角色。
11. **基础型课程的核心**:
- 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如读、写、算是公民基本素质,也是“三基”教育的核心。
12. **德育的内涵**:
- 德育主要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的教育,涵盖了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
13. **品德构成要素**:
- 知、情、意、行是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知是基础,它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是形成品德的前提。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相关问题】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和差异性。
- 教师应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 良好的班集体能促进学生的群体意识、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训练。
- 直观性教学原则要求合理运用实物、模象和言语直观,创设情境,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 一堂好课的标准通常涉及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方法恰当、师生互动积极、课堂管理有序等要素。
以上内容是针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的详细阐述,涵盖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对于教师资格认证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