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多个领域的学科,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地收集、处理、存储和传播信息,以支持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决策制定。这门学科源于20世纪的信息爆炸,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学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政策制定和科研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1. 信息论是由美国数学家克劳德·申农在1948年通过其论文《通信的数学原理》创立的,它为信息的量化和传输提供了科学基础。申农的信息论不仅定义了信息量的概念,还提出了事件整体平均信息量公式H=log2M,用于计算信息的不确定度。
2. 控制论由诺伯特·维纳提出,他在《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中阐述了这一理论,标志着控制论的产生。控制论研究系统如何调整其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同时也涉及信息的处理和反馈。
3. 按照信息的发生领域,信息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语法信息关注信息的形式结构,语义信息涉及信息的意义,而语用信息则探讨信息在特定情境中的实际用途。
4. 信息量的计量单位是比特,1比特等于一个含有两个独立等概率可能状态的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被全部消除所需的信息量。申农的信息论中,信息熵是衡量语法信息不确定性的关键概念。
5. 泰罗(F.W. Taylor)被认为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他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了劳动效率的提高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6. 赫伯特·西蒙因在决策理论方面的贡献,于1978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强调了有限理性,即决策者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佳决策。
7. 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包括传统管理阶段、系统管理阶段、战略管理阶段和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阶段。在面向竞争的阶段,信息主管(CIO)成为主要的管理者,负责企业的信息策略和业务流程重组(BPR)。
8. 信息科学的核心方法是信息方法,它关注信息的生成、传播、处理和利用。信息科学方法论还包括功能方法和整体方法,它们分别用于分析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整体特性。
9. 信息科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包括信息理论、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知识管理以及信息政策和伦理等。
10. 信息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基础理论阶段、应用发展阶段和集成创新阶段。基础理论阶段主要形成了信息量、信息熵等基本概念;应用发展阶段则将信息论应用于通信、编码理论等领域;集成创新阶段则涉及信息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信息管理学的课程内容涵盖了这些基础知识,旨在培养理解和应用信息管理原则的专业人士,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决策的能力,为组织的高效运作和竞争优势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