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一堂以四年级学生为对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的民间艺术,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精神的振奋。本课程分为四个主要活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体验感悟,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及其来源,例如北京的京剧、辽宁的秧歌、广东的舞龙舞狮、四川的绵竹年画、江西的景德镇瓷器以及陕西的皮影等。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观看视频和展示图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民间艺术的丰富多样。
教学难点则在于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情感共鸣,让他们热爱并愿意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在“民间艺术交流会”环节,学生们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寻找民间艺术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部分,学生们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如山东的肥城唢呐、济南面塑、潍坊风筝、鲁绣、剪纸等,并进行分类,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身边的民间艺术。通过展示和汇报,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到民间艺术与地方文化、生活的紧密联系。
“感受民间艺人智慧”环节,以天津“泥人张”为例,介绍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强调民间艺术中蕴含的匠人精神。学生通过阅读和汇报,认识到每一种民间艺术背后都是艺术家们辛勤的努力和独特的智慧。
课程结束时,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山东地区的其他民间艺术形式,通过实地探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体验,深化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本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实地调研,全面提升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弘扬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