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摘要信息 :"人工智能+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需要从发展“新工科”的战略高度开展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专业建设。大力推动传统工科专业的创新发展,培养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新型拔尖人才,主动适应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在于专业的交叉与综合,这要求各高校在传统工科专业的基础上探索新领域和发展新专业,构建一套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以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培养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立足“交通特色、轨道核心”的办学定位,结合江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轨道交通行业对人才、技术、创新成果的需求,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现为国家特色专业及国家级一流专业。在“人工智能+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STEAM 教育理论重构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这对于培养电气工程领域拔尖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是实施两年电气大类、两年专业方向培养的“2+2”人才培养方案。前两年按专业认证标准提供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进行大类培养,设置公共基础模块课程和学科基础模块课程,学时分配分别占总学时的 34.73% 及 29.14%。后两年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铁道电气化、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传动五个方向实行分流特色培养,设置特色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学时占总学时的13.05%。
然而,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缺乏有效的衔接;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学科之间缺乏交叉与融合;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技术创新型课程。
因此,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新工科”教育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 STEAM 教育理论重构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将艺术类及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融入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中,优化课程配置,重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知识点:
1. “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在于专业的交叉与综合。
2.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 STEAM 教育理论可以应用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4.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将艺术类及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融入其中,优化课程配置,重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5. “人工智能+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培养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新型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