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中,作业进度安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生产流程中的一项技术操作,更是影响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章将深入探讨作业进度安排在制造系统和服务业中的实施策略,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作业进度安排来优化资源使用,并平衡各种经营目标。
作业进度安排是在前期战略决策如选址、设备选择、能力规划和产品设计等基础上的后续动作。它要求管理者对内部资源进行具体的时间分配,最终形成详细的时间表或日程安排。这个过程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人员、设备和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减少顾客等待时间,降低库存和加工时间。
在大量生产系统中,作业进度安排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能够平稳地流经整个系统,从而提高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管理者需要灵活地调整作业进度,以应对实际产出与期望产出之间的偏差。当产出超过需求时,可能需要缩短工作时间以控制库存;相反,若产出不足,则可能需要通过加班或转包的方式快速增加产量。
而在成批轮番生产系统中,作业进度安排更为复杂,涉及到三个关键因素:批量大小、作业时间选择和作业排序。批量大小的决定需要基于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并结合工序能力以及工具寿命等因素来调整。作业时间的选择可通过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来制定,以实现需求和能力的平衡。而作业排序的目标则是为了减少库存和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小批量、连续生产来满足准时制生产的需求。
在安排作业进度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及一种具体的方法——生产比例倒数法。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混合流水线的投产顺序确定,其特点是不直接考虑作业时间,而是基于产品产量。计算所有产品的生产比,即日计划产量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取其倒数作为排序的依据。例如,对于七种产品的日计划产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出各自的排序优先级,进而形成一个高效的生产序列。
有效运用作业进度安排的方法和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益处。这不仅包括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等待时间,而且还能提升客户满意度。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因此,灵活且精准的作业进度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作业进度安排是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环节,它在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面对大量生产还是成批轮番生产的情况,作业进度安排都需要精细化的规划与灵活的调整,以确保资源的最佳利用和目标的平衡。通过不断地优化这一环节,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顾客等待时间,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