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己新建建筑物后销售,其自建行为不是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但对其销售建筑物的行为应按规定征收营业税。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提供应税劳务的营业额,转让无形资产的转让额,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税率根据不同行业和项目设定,一般分为3%、5%和20%三档。)
这篇文档是一份2013年辽宁大学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的真题试卷,涵盖了税收制度的基础概念。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关于税收的各种规定,它反映了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税种设计、纳税人、税率、征税环节等核心元素。税收制度的制定受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
征税对象是税收法律的基本要素,它定义了对哪些事物征税,是区分不同税种的关键。例如,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它们的名称和性质由各自的征税对象决定。
累进税率是一种随着征税对象数量增加而递增的税率机制,通常应用于所得税中,用于调节纳税人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增值税是基于商品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部分征税,我国的增值税是对国内销售或进口货物、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有助于防止重复征税并促进产业发展。
一般纳税人是指达到一定销售额标准的企业,他们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在购买和销售过程中可以进行税款抵扣。与之相对的是小规模纳税人,他们在税务处理上有所不同,通常不能开具专用发票,也不能享受税款抵扣。
营业税是对提供特定服务或销售不动产业务的所得征收的,包括多个行业,税率不一。不过,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营业税已被增值税逐步取代,以简化税制和减轻企业负担。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税务专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学习税法、进行税务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考生需要掌握这些概念,理解它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正确处理税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