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资源推荐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1
计算机图形学之动画和模拟算法:刚体动力学与物理材质
摩擦模型教程
1 刚体动力学基础
1.1 刚体的概念与属性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刚体(Rigid Body)是指在受力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
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这种模型简化了物体的物理特性,使其在动画
和模拟中更容易处理。刚体的主要属性包括:
� 质量(Mass):物体的惯性大小,影响物体的加速度。
� 质心(Center of Mass):物体质量的平均位置,用于计算物体的
运动。
� 转动惯量(Inertia Tensor):描述物体抵抗转动的属性,与物体的
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 线速度(Linear Velocity):物体在空间中移动的速度。
� 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物体绕其轴旋转的速度。
1.2 刚体运动学方程
刚体的运动学方程描述了刚体位置和方向随时间的变化。在三维空间中,
刚体的位置可以用一个向量表示,而其方向可以用四元数或旋转矩阵表示。运
动学方程包括:
� 线性运动学方程:
p
(
t
)
=
p
0
+
v
t
� 角运动学方程:
q
(
t
)
=
q
0
+
ω
t
其中,
p
是位置向量,
v
是线速度,
q
是四元数表示的方向,
ω
是角速度。
1.3 刚体动力学方程
刚体动力学方程描述了力和力矩如何影响刚体的运动。在牛顿力学中,这
通常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转动定律表示:
� 线性动力学方程:
F
=
m
a
� 角动力学方程:
τ
=
I
α
其中,
F
是作用在刚体上的总力,
a
是加速度,
τ
是作用在刚体上的总力矩,
α
是角加速度,
m
是质量,
I
是转动惯量矩阵。
2
1.3.1 代码示例:刚体动力学方程的数值求解
import numpy as np
#
刚体属性
mass = 1.0
inertia_tensor = np.diag([1.0, 1.0, 1.0])
position = np.array([0.0, 0.0, 0.0])
linear_velocity = np.array([1.0, 0.0, 0.0])
orientation = np.array([1.0, 0.0, 0.0, 0.0]) #
四元数表示
angular_velocity = np.array([0.0, 0.0, 1.0])
#
外力和力矩
force = np.array([0.0, 0.0, -9.81]) #
重力
torque = np.array([0.0, 0.0, 0.0])
#
时间步长
dt = 0.01
#
更新刚体状态
def update_rigid_body_state(mass, inertia_tensor, position, linear_velocity, orientation, angular
_velocity, force, torque, dt):
"""
使用欧拉方法更新刚体的状态。
"""
#
线性动力学方程
acceleration = force / mass
position += linear_velocity * dt
linear_velocity += acceleration * dt
#
角动力学方程
angular_acceleration = np.linalg.inv(inertia_tensor) @ torque
orientation += 0.5 * angular_velocity * dt
angular_velocity += angular_acceleration * dt
#
归一化四元数
orientation /= np.linalg.norm(orientation)
return position, linear_velocity, orientation, angular_velocity
#
更新状态
position, linear_velocity, orientation, angular_velocity = update_rigid_body_state(mass, inertia_t
ensor, position, linear_velocity, orientation, angular_velocity, force, torque, dt)
print("Updated Position:", position)
3
print("Updated Linear Velocity:", linear_velocity)
print("Updated Orientation:", orientation)
print("Updated Angular Velocity:", angular_velocity)
1.4 碰撞检测与响应基础
碰撞检测是确定两个或多个物体是否在空间中相交的过程。一旦检测到碰
撞,就需要计算碰撞响应,以确定碰撞后物体的运动状态。碰撞响应通常包括:
� 碰撞点的法线方向:用于确定碰撞力的方向。
� 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根据物体的物理属性和碰撞类型计算。
� 摩擦力:影响物体碰撞后的滑动行为。
1.4.1 碰撞检测算法
常见的碰撞检测算法包括:
� 包围盒检测: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如轴对齐包围盒或球体)来
近似物体,快速判断是否可能相交。
� 精确碰撞检测:在包围盒检测通过后,使用物体的真实几何形状
进行精确检测。
1.4.2 碰撞响应算法
碰撞响应算法通常基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则,计算碰撞后的速度和角
速度。例如,弹性碰撞的响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
1
′
=
v
1
−
2
m
2
m
1
+
m
2
n
⋅
(
v
1
−
v
2
)
n
⋅
n
n
v
2
′
=
v
2
−
2
m
1
m
1
+
m
2
n
⋅
(
v
2
−
v
1
)
n
⋅
n
n
其中,
v
1
和
v
2
是碰撞前两个物体的速度,
v
1
′
和
v
2
′
是碰撞后的速度,
n
是碰撞
点的法线方向,
m
1
和
m
2
是两个物体的质量。
1.4.3 代码示例:弹性碰撞响应
def elastic_collision_response(mass1, mass2, velocity1, velocity2, normal):
"""
计算两个刚体之间的弹性碰撞响应。
"""
#
计算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
velocity1_after = velocity1 - (2 * mass2 / (mass1 + mass2)) * (normal.dot(velocity1 - velocity2))
/ (normal.dot(normal)) * normal
velocity2_after = velocity2 - (2 * mass1 / (mass1 + mass2)) * (normal.dot(velocity2 - velocity1))
/ (normal.dot(normal)) * normal
return velocity1_after, velocity2_after
剩余13页未读,继续阅读
资源评论
zhubeibei168
- 粉丝: 8493
- 资源: 463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资源上传下载、课程学习等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哦~我们会及时处理!
点击此处反馈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信息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