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t是一种基于Java的小型应用程序,它可以在Web浏览器中运行。本文主要介绍Applet的应用参数及其控制Applet运行状态的方法。
Applet的生命周期由四个基本方法来控制:init(), start(), stop(), 和 destroy()。
1. `init()`方法:这是Applet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系统在加载Applet时首先调用此方法。`init()`主要用于进行初始化工作,例如设置Applet的初始状态,从HTML页面向Applet传递参数,以及构建用户界面。在这个方法中,你可以设置一些只需要执行一次的代码。
2. `start()`方法:`init()`方法执行完毕后,系统会自动调用`start()`方法。当用户离开包含Applet的页面后再回来时,`start()`方法会再次被调用。因此,你可以在这儿启动线程,比如播放动画或音乐。由于`start()`可能会被多次调用,不适合放入一次性执行的代码。
3. `stop()`方法:当用户离开包含Applet的页面时,系统会调用此方法。`stop()`用于停止那些在用户不再关注Applet时可能消耗系统资源的操作,以优化性能。如果Applet没有涉及动画或其他持续运行的任务,通常不需要实现此方法。
4. `destroy()`方法:与对象的`finalize()`方法不同,`destroy()`方法在浏览器关闭时自动执行,回收Applet占用的非内存资源。如果浏览器在Applet运行时关闭,系统会先调用`stop()`,然后调用`destroy()`。
接下来,我们讨论Applet在HTML中的参数说明:
- `CODE`标志:定义了Applet的类名,决定了哪个Java类会被执行。
- `CODEBASE`标志:指定了Applet的URL地址,可以是绝对地址或相对于HTML文件的相对路径。
- `ALT`标志:当浏览器不支持Java Applet时,将显示此标志指定的文本作为替代信息。
- `ALIGN`标志:用于控制Applet在HTML文档中的位置,可选值有TOP、MIDDLE、BOTTOM。
- `VSPACE`和`HSPACE`标志:定义了Applet窗口周围水平和垂直的空白区域大小,以像素为单位。
- `NAME`标志:为Applet实例指定一个名字,方便多个Applet之间的交互。如果不设置,名字将默认为类名。
- `PARAM`标志:非常关键,允许从HTML文件向Applet传递参数,增强Applet的通用性。例如,通过`PARAM`传递公司名称,Applet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值滚动不同的文本,而无需修改源代码。
通过使用`PARAM`标志,Applet可以使用`getParameter()`方法获取HTML文件中设置的参数值,从而实现更灵活的功能配置和重用。
总结起来,Applet是Java编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理解和运用上述方法和参数,开发者可以创建功能丰富、交互性强的Web应用程序,同时充分利用HTML参数来提高Applet的可配置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