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医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中医理论、诊法、辨证等多个方面。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诊法合参(望、闻、问、切四诊)、整体审察、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知识点。
1. **诊法合参**:中医诊断的基础是四诊合参,即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望)、听闻病人的声音、气息(闻)、询问病史和症状(问)、以及触摸脉象(切)来全面了解病情。
2. **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环境相互关联,诊断时需考虑全身状况而非孤立的症状。
3.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是对病证的综合分析,辨病则是对疾病的定性,两者结合能更准确地判断病因病机。
4. **脉学专著**:《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由王叔和编著,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诸病源候论》**:该书由巢元方编写,是论述病因病机的早期重要文献。
6. **症状与体征**:症状是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如心烦失眠;体征是医生检查发现的客观表现,如肢体震颤。
7. **病名与病证**:病名是对疾病类型的概括,如髌骨脱位;病证是病情的具体描述,如肝气郁滞。
8. **地域与疾病**:某些疾病与居住地的环境有关,如疟疾常见于疟疾流行的地区。
9. **问诊**:《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记载问诊内容的医学著作。
10. **外感风寒**:初期可能表现为恶寒重而发热轻,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寒热交替。
11. **证的概念**:证是中医对疾病本质的理解,如心阳虚、卫分证、血虚、肝火,而病名如湿温不属于证的范畴。
12. **病程转折**:战汗可能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可能预示病情的转变。
13. **问诊内容**:“十问”是喻嘉言提出的总结问诊内容的方法,包括问饮食、二便、睡眠等。
14. **疟疾发作**:疟疾通常表现为寒热往来有定时,而非无定时。
15. **黄汗**:黄汗多因风湿热邪交蒸所致,表现为汗液发黄。
16. **胃脘痛**:剧痛暴作、压痛及反跳痛可能是急性病症,如胃脘穿孔。
17. **肩背痛**:寒湿阻滞常导致肩背疼痛,也可能与跌仆闪挫、风寒侵袭或督脉损伤有关。
18. **绝汗**: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是绝汗的特征,但不包括战栗汗出。
19. **自汗、盗汗并见**:气阴两虚的病证可能会同时出现自汗(日间出汗)和盗汗(夜间出汗)。
20. **久病畏寒**:多因阳气虚衰,机体温煦功能减退所致。
21. **气郁发热**:气郁发热常因情志不舒引起,特点是时有微热,伴胸闷、急躁易怒等症状。
22. **汗出过多**:常见于里热证,体内热邪炽盛,导致汗液排泄过多。
23. **身重嗜卧**:湿困脾阳或脾气虚不能运化,可能导致身重、疲乏、嗜卧等症状。
24. **视物昏暗**:目眩或目昏指视力模糊,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
25. **突发耳鸣**:声大如潮,按之不减,多见于肝胆火盛,表现为急性耳鸣。
26. **失眠**:不包括肝郁化火,其他如食积胃脘、阴虚火旺、痰火扰心、心胆气虚都可能导致失眠。
27. **口干不欲饮**: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多为湿热内蕴,而不是阴虚津亏、热入营血等情况。
28. **消渴病**:消渴病的特点是多饮、多尿、多食而形体消瘦,不包括大便溏泄。
29. **饥不欲食**:胃阴虚的病人常有此症状,表现为饥饿但不想进食。
30. **除中**:久病突然暴食是除中的表现,意味着病情可能转危为安。
31. **泻下黄糜**:大肠湿热可能导致泻下黄糜,伴有肛门灼热感。
32. **溏结不调**:腹泻与便秘交替,是肝郁脾虚的典型表现。
33. **余溺不尽**:除了肾阴亏损,余溺不尽还可能因肾阳不足、久病体弱、肾气不固等原因造成。
34. **小便失禁、遗尿、小便频数、余溺不尽**:这些症状均与肾气不固有关,而尿道涩痛更多见于湿热下注或膀胱湿热。
35. **月经先期**:月经提前来潮可能由脾气亏虚、肾气不足、阴虚火旺、阳盛血热引起,而不包括寒凝血瘀。
以上只是部分内容的解析,中医诊断学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淫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这些都是中医医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学习中医诊断学不仅要求理解理论,还需通过实践提高临床辨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