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主要涵盖消毒灭菌、手卫生和医疗废物管理等关键环节,这些内容对于保障医疗机构内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消毒和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消毒是指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而灭菌则是彻底杀灭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对于医疗器械,其灭菌合格率需达到100%,确保使用时不会成为感染源。不同环境的细菌菌落总数有不同的卫生标准,例如层流洁净手术室和病房要求为Ⅰ类,而儿科病房和化验室等属于Ⅲ类,对细菌菌落总数有相应的限制。
消毒灭菌的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物理消毒法如热力、紫外线和远红外线,电离辐射也是常用手段。化学消毒法则涉及浸泡、擦拭、喷洒和喷雾等多种方式,根据消毒效果的不同,化学消毒剂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手部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医务人员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进行手卫生,例如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进行侵袭性操作前等。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医疗废物管理同样重要,医疗废物分为五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每种废物需使用特定的包装和处理方式。例如,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用于装感染性废物,锐器盒用于收集损伤性废物。医院应设置不同颜色的污物袋,如黑色垃圾袋用于未污染的医用垃圾,黄色垃圾袋用于污染垃圾,而红色垃圾袋则用于特殊废物。医疗废物不得露天存放,且储存时间不超过两天,需由专业人员处理。
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也是培训的重点。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或锐器刺伤是主要的风险来源。预防措施包括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戴手套,并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即假设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有传染性,接触时应采取防护措施。此外,正确处理用过的针头和其他锐器,避免针刺伤和割伤,也是减少职业感染的重要步骤。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意识和技能,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通过科学的消毒、严格的废物管理以及有效的个人防护,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保护医患双方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