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主要涵盖了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以及除杂等核心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关键技能。
一、物质的共存: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初中阶段常见的不共存离子,通过图表Q5-1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离子之间可能存在或不能存在的关系。例如,某些离子在特定环境下无法稳定共存,因为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
二、物质的检验:
1. 常见气体的检验:给出了O2、NH3、CO、H2、CH4这五种气体的检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如木条是否复燃、试纸颜色变化、气体燃烧的颜色和产物等,来确定气体的种类。
2. 常见离子的检验:针对H+、NH4+、Cu2+、Fe3+、OH-、SO42-、Cl-、CO32-(或HCO3-)、Ag+、Ba2+、Ca2+等离子,分别列出了对应的检验试剂和现象,例如H+可通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pH试纸变色等方法进行检测。
三、物质的鉴别:
1. 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鉴别,如硬水与软水的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识别、棉花、羊毛与合成纤维的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的辨别,以及合金与纯金属的区分。
2. 化学试剂的鉴别:通过加热、加入稀盐酸或其他试剂,观察反应现象来判断物质的性质,如黄金与假黄金(铜锌合金)的区别。
四、物质的除杂:
1. 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强调了在除杂过程中不应引入新杂质,所用试剂不能与所需物质反应,且杂质应转化为易于分离的形式。
2. 酸、碱、盐溶液的除杂技巧:提供了三种典型情况下的处理方法,通过选择与杂质离子不共存的离子,形成新的化合物,从而实现杂质的去除。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理论知识,提高对物质性质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为中考化学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这些知识点不仅适用于考试,也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