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内能复习知识点】
内能是物质内部蕴含的能量,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分子动能是指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分子势能则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来实现。
1. 做功改变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通常会增加;反之,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其内能会减少。例如,选项C中的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因为压缩气体而发热,就是通过做功增加了气筒壁的内能。
2.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距离较小时,斥力占主导,表现为难以压缩,如选项C所述液体很难压缩,体现了分子间的斥力。香气四溢(选项A)和人们能闻到花香(选项6)则是分子扩散的结果,证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重力的影响:在地球表面,所有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扬起的土最终会落回地面(选项B)。同时,汗液蒸发吸热(选项C)是人体散热的一种方式,蒸发过程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人感觉凉爽。
4. 纳米材料的特性:纳米纸的特性表明其表面可以阻止细菌停留且不沾油水,这是因为纳米尺度下的材料表面性质与宏观不同,可能有更小的间隙和更高的表面能,影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没有间隙或没有引力(选项A、B错误)。油分子间引力可能会使油滴聚集(选项D),但这与纳米纸的防菌和防水特性关联不大。
5. 运载火箭的燃料选择:液态氢被选作燃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热值,这意味着单位质量的氢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大,有利于火箭的推进。
6. 分子运动理论:闻到糖醋的味道(选项B)是由于糖醋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被鼻子捕捉到,证明了分子在不停运动。
7. 水与酒精混合:质量及初温相等的水和酒精放出相同热量后混合,由于酒精的比热容较小,其温度下降更多,所以热会从酒精传给水(选项A错误)。混合后的液体密度会小于水,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选项C正确)。混合液的凝固点会降低(选项B正确),比热容也会减小,因为酒精的比热容小于水(选项D正确)。
8. 热机效率与热量理解:提高热机效率的关键是减少热量损失(选项A正确)。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选项B错误)。电饭锅和电热水壶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选项C正确)。电脑散热孔的存在是为了防止电热导致设备过热(选项D正确)。
9. 比热容比较:油比水的比热容小,所以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水的温度上升比油慢(选项D正确),这也是油能将食物炸黄的原因之一(选项B),而油漂浮在水面(选项C)和油的蒸发性(选项A)与比热容无关。
10. 热现象的理解:水的沸点受压强影响,压强增大时,沸点升高(选项A错误)。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由于状态变化,比热容也会改变(选项B错误)。高温物体的内能可能比低温物体小,因为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质的量和状态有关(选项C正确)。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选项D错误)。
11. 再次强调做功改变内能:与选项1类似,用气筒打气使得气筒壁发热(选项C)是通过做功能量转化为内能,而其他选项描述的是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情况。
12. 分子扩散: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空气中扩散,证明了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选项B正确)。
以上是对中考物理内能复习专题中的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解析,涵盖了做功改变内能、分子间相互作用、重力、纳米材料、燃料性质、分子运动、热学概念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