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持续进行,进入第二课时,教学聚焦于诗歌中的音乐描绘,旨在让学生深入体验诗歌的描声艺术。
二、鉴赏诗歌音乐描写的部分,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注意到诗歌中对琵琶声的两次主要描写。第一次,琵琶声在“绕船月明江水寒”的背景下响起,它唤起了诗人和听众内心的共鸣,奠定了诗歌的悲凉基调,同时也透露出琵琶女在寂寞中的寄托。第二次描写更为细致,通过“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形象比喻,展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情感变化。这种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更揭示了琵琶女的身世和情感世界。
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声音描写如何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的疾速犹如骤雨,小弦的低吟仿佛窃窃私语,形成鲜明对比,使听者如同置身于乐曲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喜怒哀乐。再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通过视觉形象的比喻,使抽象的音乐变得具象,增强了听觉的感知力。
接下来的教学可能包括分组讨论,让学生模仿这种音乐描绘,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片段描述,以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琵琶曲目,让学生在实际的音乐体验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课堂活动中不断渗透。通过诵读和鉴赏,学生能够逐渐掌握通过人物行动和语言理解情感的方法,学习比喻手法在描绘声音变化上的应用。同时,借助环境渲染和气氛烘托,学生能领悟到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人物思想感情。这些目标的达成,将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增强他们对古代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结,这堂课通过《琵琶行》这首千古名篇,不仅教授了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情感共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体验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