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原始农业的出现**: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的传说,揭示了原始社会晚期,人类开始利用简单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原始农业开始出现。耒耜是早期农业的代表性工具,它的使用表明了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农耕生活的转变。
2.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理想状态,反映了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农业生产结构。这种经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和对丰收的祈盼。
3. **四季农业活动的划分**:甲骨文中“春、夏、秋、冬”四字的出现,意味着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经按照季节进行规划,体现了早期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节律的特点。
4. **牛耕技术的使用**:战国时期的“牛鼻环”表明,牛已经被用于牵引农具进行耕作,这是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使得耕作效率显著提升。
5. **曲辕犁的发明**:隋唐时期的曲辕犁,是传统耕犁的一种重大改进,能够调节耕作的深浅,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6. **灌溉工具的演变**:材料中的《竹枝词》描绘了人力灌溉工具——翻车的工作场景,这种工具可以将低处的水引至高处,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
7. **都江堰的水利智慧**:“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是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生动写照,它有效地调节了水资源,保障了农业灌溉,使得四川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8. **明代水利治理**:《河防一览图卷》反映了明朝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视,是古代水利建设经验的重要记录,也是农学知识的一部分,但并非上古先民的治水历程。
9.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进**:空缺方框中填入“千耦其耘”较为合适,这描述的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大规模集体协作的耕作方式,与图中所示的早期农业生产方式相符。
这些知识点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到发达的演进历程,包括耕作工具的改进、农业结构的形成、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农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的智慧和对土地的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