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化学实验设计:中考化学考试中涉及的实验设计旨在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选择题中检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盐酸,可以通过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
2. 盐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是检验酸性物质的常用方法。
3. 除杂原则:在除去FeCl2溶液中CuCl2时,选择试剂需考虑不引入新杂质,题目中提到的镁粉会引入新的杂质镁离子。
4. 酚酞试剂的用途:酚酞可以用来区分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题目中提到了鉴别NaCl溶液、稀硫酸和NaOH溶液仅使用酚酞即可。
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通过体积变化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比例,但选择题指出用蜡烛代替红磷会导致实验误差,因为蜡烛燃烧也会消耗氧气,但同时也产生气体,影响结果。
6. 科学假设的合理性:探究实验假设需要基于现有知识,题目中提到的探究滴加了酚酞的中和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由于中和反应后通常不会剩余碱,这个假设可能没有意义。
7. 实验仪器的使用:pH计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体温计不能测量沸水温度,电解水实验应使用直流电源,不能用刻度尺测量分子直径。
8. 实验装置的选择:不同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特定的适用条件,如装置Ⅴ不适合收集密度接近空气的CO2。
9. 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能帮助我们得出结论,如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10. 混合气体成分的分析:通过观察各装置重量变化,可以推断气体组成,如X气体不含二氧化碳,可能含甲烷和氢气,但不能确定是否同时存在。
11. 物质提纯:除去CuO中的铜粉,可通过灼烧使其氧化为氧化铜;除去KCl中的KClO3,不能用二氧化锰,因为会引入新的杂质。
12. 实验方案设计:验证气体中是否有氢气,可通过看燃烧后是否生成水珠;除去NaCl中的Na2SO4,应先转化为沉淀再过滤;检验NaOH是否变质,应检查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而不是直接加酚酞;鉴别化肥KNO3和NH4Cl,可以通过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13. 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实验设计需要确保能比较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以及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以确定锌、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
这些题目涵盖了化学实验设计、物质鉴定、气体成分分析、除杂原则、金属活动性、酸碱指示剂、实验仪器使用等多个化学知识点。通过这些习题,学生可以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验操作与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