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资料是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的试题,主要涵盖了高中一年级化学的基础知识。试题内容包括选择题,涉及了化学领域的多个主题,如物质的状态、化学反应、电解质、物质的量、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化学平衡以及实验操作等。
1. 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大小,胶体的颗粒直径在1nm至100nm之间,而溶液的颗粒小于1nm。
2.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在于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例如硫酸和硫酸镁都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碳酸是弱电解质,只部分电离,碳酸钠是强电解质。
3. 耐火材料通常具有高温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如MgO(氧化镁),常用于耐火材料,而NaCl、氢氧化镁和MgCl2不适宜。
4. 阿伏伽德罗常数NA代表每摩尔物质包含的粒子数,18 g H2O(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含有NA个水分子,而23 g Na+(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0NA个电子。
5. 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用于检测卤素单质的存在,氯水、碘水和溴水都能使其变蓝,但氯化钾溶液不含自由的卤素原子,无法使其变色。
6. 通过电荷守恒计算,若0.2molNa+对应0.2molCl-,0.25molMg2+对应0.5molCl-,总Cl-为0.7mol,因此SO42—的物质的量为(0.7-0.4)/2=0.15 mol。
7. 小苏打(NaHCO3)与烧碱(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气体或沉淀;与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可能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同位素),但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核电荷数相同还可能是不同的离子或分子。
9. 氯气泄漏的自救方法,正确的做法是观察风向,逆风撤离,并用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因为氯气能溶于水并可被碱性物质吸收。
10. Na2CO3与NaHCO3相比,相同浓度下溶液的碱性Na2CO3更强,溶解度更大,与酸反应NaHCO3更快,且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
11. 在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5个Cl被还原,1个Cl被氧化。
12.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展示了钠的密度小、熔点低、还原性强、生成相应的碱及放热反应等性质。
13.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
14.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B,K+、Na+、Br-、NO3-,其他选项中存在不能共存的离子组合。
15. 实验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情况包括(1)胆矾晶体溶于水后,实际硫酸铜含量低于10%;(3)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4)由于二氧化锰足量,氯气的生成量受限于浓盐酸,所以计算出的浓盐酸浓度偏低。而(2)浓硫酸未冷却即转移,冷却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高中化学基础概念,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性质、化学计算以及实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