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开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汽车检测与维修领域的专业技能,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掌握后续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和课程数量增多的背景下,课程时长被压缩,同时对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同步创新以适应这一变化。
课程的定位必须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第一节课时要下足功夫。这里引用了自然学家康拉德·洛伦茨关于“印记”的理论,即动物(幼鹅)会对初次看到的对象产生深刻的印记,并形成长期的行为模式。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教学中,意味着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第一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视课程的态度。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改变教育方法,从“羊群效应”中得到启示。即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引导学生,而非严厉批评。这种方法是基于人类也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这一心理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领头羊)来激发其他学生模仿,通过表扬来正向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为了适应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对汽车领域有兴趣,这是他们选择专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因此,通过设置达标式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将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还能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民办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思考和策略,是针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挑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定位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以及紧密结合实践,可以在课时减少的条件下,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策略和方法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