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3,着重强化了植物激素调节这一重要知识点。植物激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调节因素,其作用机制和影响对于理解植物生理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它们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激素之一,由氨基酸色氨酸转化而成。在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在特定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生长素。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一的,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刺激细胞伸长,但是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则可能会抑制生长。生长素在成熟茎韧皮部的运输方式为非极性运输,这种运输不遵循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的方向。此外,生长素浓度过高还能够诱导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在植物体内则作为负反馈调节,抑制生长。
赤霉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伸长和植物茎秆的生长,它能够消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参与种子的萌发过程。顶端优势现象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赤霉素的类似物,如2,4-D,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它能够模拟赤霉素的作用,从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和防止落花落果。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生长和组织再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主要促进细胞分裂。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诱导叶片衰老,并在高浓度生长素环境中抑制植物生长。脱落酸(ABA)主要控制种子的休眠和萌发,防止不利条件下植物过早发芽。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复杂过程。例如,在植物器官脱落过程中,脱落酸与高浓度的生长素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脱落。在植物茎伸长的影响因素中,光照、赤霉素以及赤霉素合成抑制剂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光照条件下,植物的茎部会倾向于向着光源生长,这是由植物内部的赤霉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在高考复习中,学生需要对这些激素的基本特性进行深入学习,并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通过分析图形数据,判断不同激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理解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知识点不仅对高考备考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深入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础。
练习和复习时,学生们需要特别注意生长素和赤霉素在植物生长调控中的作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机制,以及赤霉素在消除顶端优势和促进种子萌发中的应用,是经常出现在高考题中的内容。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虽然相对单一,但其在植物组织再生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乙烯和脱落酸作为调节植物生长的两种对立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通过这些专题的复习,学生们应能掌握如何分析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解答相关生物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复习的深入,学生们应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