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九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达标检测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 **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的关系是生物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描述中指出,当前人口数量尚未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但人口过度增长会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人口增长不仅受生物种群规律影响,还受到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的制约。科技进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短缺,但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2.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护这三方面的多样性,涉及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迁地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防止环境污染,平衡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 **生物多样性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直接价值(如用芦苇、秸秆造纸,或开发抗虫基因的棉花)、间接价值(如蜣螂消除草原粪便,维持生态平衡)。非生物资源利用(如石油产品生产化纤)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
4. **环境承载力**:图示展示了人口种群大小与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表明在没有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协调发展的国家能够更长久地生存。
5. **环境污染和破坏**:温室效应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引起,臭氧层空洞主要由氟氯烃制冷剂导致,酸雨则主要源于二氧化硫排放。水体富营养化是N、P等元素过量引起的,而非有毒物质积累。
6. **入侵种**:入侵种可能破坏当地生态平衡,与本地物种竞争,甚至可能改变本地种的基因组成,但短期内演化成新物种的可能性较小。
7.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应低于其再生速度(如森林采伐量小于生长量),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农田施用无机氮肥以补充氮素流失,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8. **温室效应影响**: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可能引发永冻土融化,影响基础设施。其他选项如水体富营养化、酸雨加剧、臭氧层破坏分别由其他环境问题导致。
9. **物种濒危原因**:图示中,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而鸟类则主要因栖息地丧失受到威胁。生物入侵可能会降低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些知识点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对于高考复习,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分析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