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远古居民的生活:题目中提到了我国远古居民的一些特征,如模样近现代人,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并用骨针缝制衣服。这些描述对应的是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技能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生存技巧。
2. 原始农业的发展:在描述中提到了“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指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水稻种植为主,是早期稻作文化的典型代表。
3. 历史时期的饮食:根据题目,我们回到了约5000年前的陕西半坡村,那里的人们主要食用小米(粟)、猪肉和蔬菜,这是半坡文化时期的食物特点。
4. 禅让制的实践:提到舜将首领位置禅让给禹,这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更迭的方式——禅让制,基于个人品德和贡献,而非血缘关系。
5. 分封制的作用:“封邦建国”是对西周时期分封制的描述,这种制度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6. 青铜文明的时间:青铜文明主要指的是夏、商、西周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化就是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
7. 周朝权力的变迁:周平王东迁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表明周天子的权威下降,诸侯势力增强。
8. “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位于四川的一种独特青铜文化,距今约3000年,属于商周时期。
9. 明君与贤臣:晋文公并未任用管仲为相,管仲是齐桓公的宰相,帮助齐国走向强盛。
10. 古代水利工程: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是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11. 商鞅变法的影响:其中的县制设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的基本单位。
12. 教育家孔子:他强调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3.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屈原的重要作品,而非《诗经》。
14. 法家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法家的变法革新思想。
15.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现象:世袭取代禅让发生在夏朝,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现象。
16.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晋国在春秋时期是霸主之一,但战国时期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即所谓的“三家分晋”。
17. 秦始皇的主要功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8. 秦朝统一货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19. 百家争鸣:这个问题的描述不完整,但从上下文推测,应该是问春秋末年的自由思想受到了某种影响,可能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限制了学术自由。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历史上的多个重要时期和事件,包括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的早期、春秋战国时期以及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