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言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以此来比喻人才与发现人才的关系。这篇文章在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的八年级语文教学中被作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探讨人才的价值和发掘人才的重要性。
在教学目标中,道德目标强调讨论对人才的认识,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千里马”。情智目标则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和寓意,流畅朗读并理解文意。通过自学,学生需要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掌握作者韩愈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即韩愈在仕途不顺时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教学过程包括感情调节、互阅作业、自学、练习、帮困和反思小结。自学部分,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主旨,如千里马代表人才,伯乐象征识才之人,食马者则指不识才的统治者。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根本原因是社会环境对人才的忽视。通过分析文中的“也”字和“不”字,学生能深入理解作者的讽刺意味和情感表达。
练习环节,学生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例如认识到文章以伯乐和千里马的寓言批评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同时反映了韩愈个人的怀才不遇。此外,还鼓励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的人才发展,结合自身经历和周围环境,从多角度探讨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条件与环境。
帮困环节,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反思小结环节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并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马说》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启发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将更懂得如何在社会中寻找和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对历史文化和文学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