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学案是针对初中语文课程中的《短文两篇》进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涉及的是巴金的两篇散文诗——《日》和《月》。这两篇文章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十年代初期,反映了作者在那个动荡年代对于生命、光明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日》和《月》两篇散文诗中,巴金通过对夸父追日和飞蛾扑火的描绘,赞美了追求光明、勇于献身的精神。夸父的形象象征着人类对于光明和温暖的无尽渴望,飞蛾则代表了即使面临困难甚至死亡,也要向着光和热前进的决心。巴金借此传达了一个理念: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哪怕是短暂而激烈的燃烧,也胜过冷漠而长久的生存。
在《月》中,巴金借由“月的光是死的光”这一表述,表达了他对冷寂、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的渴望。嫦娥奔月的故事被引用,暗示了作者对改变现状的期望,尽管嫦娥的奔月带有一种悲剧色彩,但也展现出对未来的憧憬和为理想付出的勇气。
这两篇短文的象征意义丰富,"日"、"飞蛾"、"夸父"、"嫦娥"分别象征着光明、自我牺牲、勇往直前和变革的愿望。它们共同构成了巴金对于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探索,强调了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
课堂练习部分,涉及到对巴金的个人介绍,其中提到了他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及“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同时,还要求学生理解“月的光是死的光”这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巴金的情感倾向和写作意图。
这篇学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短文两篇》理解巴金的文学思想,感受他在特殊历史时期对于光明和希望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鼓励学生思考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