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商品的定义与特性:题目中提到的选择题第1题,讨论了什么是商品。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选项中,家里买的天然气和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都是通过交换获得的,因此符合商品的定义。
2.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第2题中,不同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不同的需求,这体现了人们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的能力。
3. 生产者的角度:第3题,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厂家为客户量身定制手机,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因为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商品才能顺利销售,从而实现其价值。
4. 货币的职能:第4题,纪念币作为法定货币,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也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因此它具备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第5题,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并且在交换中充当媒介。
5. 货币职能的应用:第6题,旅游线路报价2680元体现了价值尺度的职能,即标示价格;购买小饰品花费的200元体现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即实际用于购买商品。第7题,购买电脑的8000元是流通手段,偿还消费款是支付手段。
6. 商品的基本属性:第8题,厂家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是因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好的质量和功能有助于吸引消费者,提高竞争力。
7.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第9题,根据货币流通公式,若价格总额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也会相应增加。题目中商品价格总额从20万亿元增加到30万亿元,理论上的货币需求量应为6万亿元。
8.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第10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同样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价值量降低。所以2018年自行车的价值量应该是480元/(1+20%)=400元。
9. 纸币发行规律与经济影响:第11题,纸币的发行不是随意的,必须基于经济的实际需求,发行过多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无法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10. 信用卡的功能与作用:第12题,信用卡提供了便利的支付方式,但并不能避免经济损失。第13题,正确选项是③④,信用卡是一种信用工具,支票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但支票不能直接用于购物消费。
11. 外汇的定义:第14题,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2. 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第15题,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
13. 汇率变动的影响:第16题,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增多,说明人民币相对贬值,汇率降低。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经济学中的商品概念、货币职能、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纸币发行、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等多个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