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金属镁的性质和制取
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高燃烧温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MgO)和碳(C),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描述中提到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MgCl2)来制取金属镁,而不是电解其溶液。这是因为电解溶液时,镁离子会在阴极还原,但同时水分子会被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导致能量损失,而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可以直接得到金属镁。
【知识点2】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其中ΔH代表反应的焓变,正值表示吸热反应,负值表示放热反应。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大小,关键在于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例如,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会释放热量,因此生成液态水的反应比生成气态水的反应放出更多的热量,相应的ΔH会更小。在题目中,选项A中,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时,Q2大于Q1,所以ΔH1大于ΔH2。
【知识点3】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
在N2(g) + 3H2(g) → 2NH3(g)的反应中,ΔH为负值,说明是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温度升高会使得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而压强增大,由于反应物气体分子数多于生成物,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因此,提高温度和降低压强都会降低NH3的物质的量分数。描述中的表格数据反映了不同温度和压强下,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展示了化学平衡的动态调整。
【知识点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Mg-H2O2电池是一种原电池,镁(Mg)作为负极,失去电子生成Mg2+,而石墨电极为正极,H2O2在此获得电子被还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Mg沿外电路流向正极石墨,形成电流,不会通过电解质溶液。描述中指出电池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D选项错误在于电子不会从石墨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Mg电极。
【知识点5】元素与化合物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如铁对于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预防缺铁性贫血。描述中提到的“酱油补铁”是指通过补充含铁元素的食品或调料来改善人体铁元素的摄入。铁元素在食物和药品中通常不是以单质或特定氧化态存在,而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亚铁离子(Fe2+)。
【知识点6】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溶液会变红。描述中列举了几种物质的水溶液,NaOH是强碱,Na2CO3的水解使溶液呈碱性,NH3溶于水生成氨水也呈碱性,这些都能使酚酞变红。而NaCl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总结:以上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元素的生物作用以及酸碱指示剂的性质等多个方面,都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备考高考化学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