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仪器使用:
- 量筒的使用:量筒是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一般选择与所需体积相近的量筒以减少误差。题目中提到的50 mL量筒不适用于量取5.2 mL的稀硫酸,应使用更精确的仪器,如滴定管。
- 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用于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精确到0.1 g。题目中的11.70 g氯化钠晶体无法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只能称量到11.7 g。
- 定容时的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加入的蒸馏水少于实际需求,从而使得溶液浓度偏高。
- 容量瓶的使用:250 mL容量瓶用于配制250 mL溶液,题目中提到的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操作正确。
2. 化学危险品标志的识别:
- 警示腐蚀性物品的标志通常为一个骷髅头图案和交叉骨头,背景为白色,外边是红色的圆形。
3. 化学概念的理解:
- 纯净物定义: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同素异形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
- 电离与导电: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aCl在水中自发电离成Na+和Cl-,并非电流作用。
-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类标准是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电离并导电。
- 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氧化物通常是金属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也是酸性氧化物。
4. 物理量与单位:
-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的量纲之一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 摩尔质量: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而非98 g。
- 氢原子的数量:0.5 mol H2含有1 mol氢原子,即3.01×1023个氢原子。
- 气体分子质量比:NA个氧气分子与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32:2=16:1。
5. 离子共存问题:
- 在酸性溶液中,一般不允许有弱酸根离子或者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存在。
6. 沉淀溶解平衡:
- “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常见于某些酸碱反应、沉淀溶解平衡以及胶体的聚沉和再溶解。
7. 物质的分类:
- 图片未给出,所以无法判断阴影部分的物质类型,通常涉及离子的识别或化合物的结构。
8.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 比较不同浓度的溶液,可以通过公式cV=n来计算离子总数,选择最高者。
9. 胶体的性质:
- 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光学性质,而不是本质特征。
- 胶体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 胶体粒子本身不带电,但整个胶体体系可能带有电荷,表现为电泳现象。
- 胶体的聚沉与某些离子或大颗粒的引入有关,如海水中的盐分会使河水中的泥土颗粒聚沉。
10. 物质的量比计算:
- 氨气和氢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说明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 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也可能为22.4 L。
- 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 16 g O2含有1 mol氧原子,等于2NA。
- 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无论比例如何,92 g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
12. 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
- 加入强电解质(如盐酸、KCl)到水中,导电能力会显著增加;加入弱电解质(如CH3COOH)或非电解质(如NaOH固体),导电能力变化较小。
13.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 根据公式c=n/V,LHCl溶于1 L水后,总体积大于1 L,浓度不是原浓度的一半。
14. 溶液浓度的判断:
-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剂的体积无关,20 g NaOH溶于500 mL水,浓度不是0.5 mol/L。
- HCl气体的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mol,但在非标况下不能直接使用。
- 从2 mol/L H2SO4溶液中取出一部分,其浓度不变,仍是2 mol/L。
- 配制250 mL 1 mol/L CuSO4溶液,需要胆矾(CuSO4·5H2O)的质量为0.25 L × 1 mol/L × 250 g/mol = 62.5 g。
15.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比较:
- 1 mol CO和1 mol CO2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同。
- 摩尔质量不同,1 mol CO的质量为28 g,1 mol CO2的质量为44 g。
- 质子数和电子数取决于分子结构,CO质子数和电子数为14,CO2为22。
16. 硝酸铵分解的反应:
- 反应中氮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体现了硝酸铵的氧化还原性质。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物质性质、化学计算、溶液与胶体、气体定律等多个方面,适用于高一化学的学习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