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是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系,旨在评估和考核城市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水安全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表现。以下是各个指标的详细说明:
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保城市在降雨后能有效吸收、储存和净化雨水,防止径流过快导致洪水和污染。通过监测降雨数据、设施规模和设计图纸,以确保在特定降雨量下无雨水外排。
2. **生态岸线恢复**: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恢复河湖水系的生态岸线,提高生物多样性。通过查看设计图纸、规划和现场检查来评估。
3. **地下水位**:保持地下水潜水位稳定或减缓下降趋势。通过地下水潜水水位监测数据来评估。
4. **城市热岛效应**: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降低城市夏季平均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采用红外遥感监测评价。
5. **水环境质量**:确保城市河湖水系水质不低于IV类标准,优于建设前,同时,地下水水质不低于III类。通过水质检测机构的数据来验证。
6.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防止雨水径流和合流制管渠溢流造成污染。通过检查管网排放口、流量监测和水质检测来确保水质标准。
7. **污水再生利用率**: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提高污水再利用率,确保再生水满足一定水质标准。通过统计污水再生利用量和污水处理量来计算。
8. **雨水资源利用率**:收集并利用雨水,如道路浇洒、园林灌溉等,提高雨水利用率。通过计量装置和统计数据来评估。
9. **管网漏损控制**: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率,目标不高于12%。基于统计数据来衡量。
10.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治**:减少或消除历史积水点,提升城市防涝能力。通过降雨记录、监测记录和模型分析来评估。
11. **饮用水安全**:确保水源地和自来水水质达标。通过水质检测报告来验证。
12. **规划建设管控制度**: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划和建设管理制度,确保合规性。
13. **蓝线、绿线划定与保护**:在城市规划中明确蓝线(水域保护区)、绿线(绿地保护区),并制定管理规定。通过查看规划文件和法规来检查执行情况。
14. **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制定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方技术文件和标准,以支持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检查地方出台的文件来评估。
这些指标综合评价了海绵城市项目的实际效果,有利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