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资料涉及的是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主要涵盖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信托行为的构成条件、债券利率管理策略、股票筹资的优缺点、外汇的基本概念、外债的类型、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金融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借款人违约)、利率风险(利率变动导致资产价值变化)、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影响跨国交易)、操作风险(内部流程、人员或系统错误)和政策风险(政策变化对金融业务的影响)。
2.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包括单一银行制(只有一家母行)、分行制(总行管理多家分支行)、银行持股公司制(一家公司拥有多个银行)、连锁银行制(不同区域的银行联合)和跨国联合制(跨国银行联盟)。
3. **信托行为形成条件**:需要信托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特定的合法目的、以财产为中心、基于信任的关系以及以处理财产为目的。
4. **债券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消极保守型策略包括购买后一直持有到期(避免利率风险)和利率免疫策略(构造投资组合,使现金流不受利率影响)。积极策略包括通过利率预测进行投资、综合采用预测和免疫策略以及选择市场时机投资。
5. **普通股筹资的不利因素**:资金成本高、发行费用高、没有固定的还本压力(但可能稀释股权)、分散公司控制权以及增发新股可能降低每股收益。
6. **外汇的理解**:外汇不仅指外币,还包括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支付凭证,如汇票、支票等。中国的外汇还包括外币有价证券,持有外汇会有汇率贬值风险。
7. **我国法规规定的外债**: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外国企业贷款以及发行外币债券。
8.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决定因素**:待销售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持有货币的流动性效用以及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9. **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常用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而投资者信心指数和基准利率水平不是直接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比**:财政政策通常被认为可控性更强,但透明度较低,决策时滞较长,实施紧缩政策时可能遇到更多阻力。相比之下,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较短,但决策过程更复杂。
此外,资料中还包括计算题,如计算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实得利息和实际收益率,这涉及到利率计算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实际收益率不仅要考虑名义利率,还要考虑通货膨胀对购买力的影响。这些计算题体现了金融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