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元素周期表与同位素:
-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即质子数)排列的化学元素图表。同位素指的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例如,题目中的提到的He-3和He-4,它们的质子数都是2,但中子数不同,因此不是同位素。He-3的中子数是1,而He-4的中子数是2。
2. 元素周期律:
-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例如,氯元素(Cl)的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S)强,体现在HCl的稳定性比H2S强,以及氯气(Cl2)能从H2S中夺取硫生成S。
3. 原子结构:
- 原子由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等于元素的化学价。例如,题目中提到的B元素(氧)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化学性质。
4. 化合物的形成与电子式:
- A、B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可能是过氧化氢(H2O2),其电子式为H:O:O:H。C与D形成的化合物,如Na与Cl形成NaCl,可以用电子式表示为Na·+·Cl→NaCl。
5. 漂白物质:
- 题目中提到的具有漂白作用的四种物质包括二氧化硫(SO2)、臭氧(O3)、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钠(Na2O2)。
6. 化学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 E(铝,Al)的最高价氧化物Al2O3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 + 2OH- === 2AlO2- + H2O,这反映了铝氧化物的酸性氧化物特性。
7. 化学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 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反应时,产物中金属的氧化态反映了非金属的氧化能力。例如,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而S与Fe反应生成FeS,说明氯的氧化性强于硫。
8. 短周期元素:
- 短周期元素指的是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往往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如电子排布和周期律所示。
9. 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
- 当X、Y、Z均为气体时,如题目中的情况,生成固体C时有白烟产生,可能涉及氨气(NH3)和氯化氢(HCl)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当Y为固体,X、Z为气体,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B,可能涉及硫(S)与氢气(H2)或氧气(O2)的反应。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元素周期表、同位素、原子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等多个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是学习化学必修二时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通过解答这些练习题,学生能够深化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并提升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