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环境中教学与学习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主要关注中学生群体。它并非简单地将一般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而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内容涵盖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因素以及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个关键过程。
教学媒体的形式多样,包括传统的黑板、教科书,到现代的电子白板、网络课程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涉及到教室设施,后者涉及课堂氛围和人际关系。
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发展、成熟和完善四个时期。其中,布鲁克的四大成果标志着心理学的成熟。近年来,心理学发展趋势显著,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单纯关注学习问题转向教学问题,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理论的整合和发展。
中国教育心理学的早期发展包括1908年房东岳翻译的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的《教育心理学》和1926年陆志韦翻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概论》。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学生心理发展包含认知、情感和社会性三个方面。在认知方面,中学生思维能力增强,观察力更趋于目的性、持久性和精确性。记忆能力上,有意记忆和理解记忆占据主导,抽象记忆逐渐发展。在情感发展上,中学生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增强,情绪矛盾和冲动,同时伴随着友谊的选择性建立和社会性情感的清晰。社会性发展中,中学生形成理性、动机和兴趣,思想变得敏感,这是他们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建构过程,包括适应和建构两种机能,其中同化是将新信息纳入现有认知结构,顺应则是调整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环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中学生通常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影响发展的因素包括成熟、连续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和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教学应关注学生现有的和借助帮助可达到的发展水平,以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人格发展是阶段性、冲突性的,成功解决每个阶段危机有助于形成积极人格特质,而失败可能导致不健全发展。
教育心理学关注中学生在教育情境下的心理变化,涉及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多个维度,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