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环境中教学与学习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主要关注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这五个因素以及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个过程。教学媒体的形式多样,包括传统的黑板、课本,到现代的电子白板、网络课程等。教学环境则涵盖物质环境(如教室设施)和社会环境(如班级氛围)。
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发展、成熟和完善四个时期,其中布鲁纳的成果标志着心理学的成熟。心理学发展趋势显著,如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更多关注教学问题,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理论的完善和整合。
在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始于早期的翻译工作,如1908年房东岳翻译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以及后来陆志韦翻译的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冯忠良提出的“结构—定向教学”理论也对教育心理学有所贡献。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且具有阶段性的过程,包括童年期和少年期。在认知发展方面,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偏向于抽象逻辑思维。他们的观察力更为目的明确,持久性和精确性增强。记忆发展以有意记忆为主导,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占据优势。
情感发展方面,中学生表现出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可能出现矛盾情绪,以及浪漫热情。社会性发展则体现在理性、动机和兴趣的形成,思想敏感,以及过渡时期的特性。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认为,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与环境互动,达到心理平衡,其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出教学应关注学生现有水平和借助帮助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则认为人格发展是按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危机和冲突,成功解决这些冲突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
个体差异、智力和学习风格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智力是个体处理抽象概念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学习风格则反映每个人在解决问题时的独特习惯和偏好。理解和考虑这些因素能有效促进有效的教学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