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知识点解析
#### 一、概述
《新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是一份关于电力生产单位及电气工作人员在电力工作场所的基本安全要求的重要文件。该规程不仅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等电力企业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还涵盖了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发电企业、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输电、变电和配电企业,以及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用电单位。其他电力企业和用电单位也可参照执行。
####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该规程引用了多项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如GB/T2900.20-1994《电工术语 高压开关设备》、GB/T2900.50-2008《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等。这些文件为规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确保规程的各项规定与行业标准保持一致。
#### 三、术语和定义
1. **发电厂**:由建筑物、能量转换设备和全部必要的辅助设备组成的生产电能的工厂。
2. **变电站**:电力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输电或配电线路的终端、开关及控制设备、建筑物和变压器等,并包括电力系统安全和控制所需的设施。
3. **电力线路**:用于系统两点间输配电的导线、绝缘材料和附件组成的设施。
4. **断路器**:能关合、承载、开断运行回路正常电流,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关合、承载及开断规定的过载电流(包括短路电流)的开关设备。
5. **隔离开关**:在分位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如短路)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
6. **低(电)压**:用于配电交流系统中1000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
7. **高(电)压**:通常指超过低压的电压等级,特定情况下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的电压等级。
8. **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 四、作业要求
1. **工作人员资格**:
-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至少每两年一次)。
-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从事电气作业的人员应掌握触电急救等救护方法。
-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电气设备及其系统。
2. **作业管理**:
- 实施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制定。
- 在进行高风险作业时,需配备专门的安全监督人员。
- 执行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 完成作业后,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不留安全隐患。
#### 五、安全组织措施
规程详细规定了电力生产单位和电气工作人员在电力工作场所的安全组织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作业许可制度,确保每一项作业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
- 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 六、安全技术措施
规程还详细介绍了电力生产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 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应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
- 对于带电作业、线路作业等特殊作业,需采取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
- 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 定期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检验和校验,确保其性能可靠。
#### 七、电气设备运行
规程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主要内容包括:
- 制定详细的设备运行规程,明确规定设备的启动、停止、切换等操作步骤。
-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避免事故的发生。
- 加强对关键设备的监控,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
#### 八、总结
《新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安全规范,全面覆盖了电力生产和维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措施,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此规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